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412141402.jpg


中国梦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

北京赛区


1.jpg


活动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繁荣和发展青少年文化艺术事业》文件精神,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热情,以“中国梦”为主题为青少年艺术成长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和选拔具有艺术才华的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活动简介
       中国梦展演活动创办于201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网等主办。历经十几年成功举办十七届,是集权威性、公益性、持续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知名品牌,得到全国广大青少年、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中国梦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得到(中国文联)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雷锋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推动青少年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为宗旨,发现、推出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弘扬雷锋精神,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线视频
报名方式

三、主题口号

中 国 梦   /   艺 术 梦   /   我 的 梦

四、举办单位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雷锋文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艺术教育协会


五、承办单位

  中国梦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北京赛区组委会


六、支持单位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文艺中心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七、媒体支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

  优酷、腾讯网等


3.jpg


2.png


八、报名方式

1.选手报名、老师推荐。
2.参赛选手报名时需提供电子版2寸证件照片(蓝/白/红背景)。
3.认真填写电子报名表,内容真实。
4. 个人参赛费580元/人   集体480元/人(注意事项:凡因选手本人原因,届时未参加比赛的,不退评审费。)

自由容器
扫描二维码加入报名
★获取电子报名表★
活动视频
时间安排

九、北京赛区报名截止时间       

2024年07月10日23:59     

     

十、北京活动评比时间      

2024年07月19日(线上视频)           

2024年07月20日(线下评审)


十一、北京活动地点       

1、北京市前门西大街123号(线上评审)

2、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新东路首开铂郡北区院内广场地下 一层007号THE BRICKS爵士俱乐部 (线下评审)


4.jpg


十二、全国总展演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末           

活动地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制作基地北京星光影视园


5.png


十三、参加对象与活动组别

1、参加对象:具有一定艺术专长的人士,包括大中小学学生,本着重在参与和自愿参与的原则,均可报名参加。

2、选手分组:①职业组    ②非职业组    ③集体

3、参赛组别:

(1)学前组:年龄限定4-6岁

(2)小学A组:年龄限定在7-9周岁

(3)小学B组:年龄限定在10-12岁

(4)初中组:年龄限定在13-15岁

(5)高中组:年龄限定在16-18岁

(6)青年A组:年龄限定19—24周岁

(7)青年B组:年龄限定25—35周岁

(8)中年组:年龄限定36-59岁

(9)老年组:年龄限定60以上

(10)组合组:展演方式可为传统民间乐种及其他各类表演形式,年龄不受限制。

在线视频
图文展示

6.jpg


十四、参赛项目

1、声乐类:

学前、小学组不分唱法,初中以上组别设立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

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

① 要求演唱者吐字清晰,气息通畅 (2 分)

② 要求演唱者旋律感强、音准好、节奏准确(2 分)

③ 演唱歌曲时要有感情,能够表达歌曲的内涵 (2 分)

④ 在演唱中形体动作要舒展、自然、到位(2 分)

⑤ 演唱时要着正装,合唱团要有指挥,服装要统一(2 分)


2、器乐类:

① 民乐:古筝、二胡、京胡、板胡、琵琶、阮、竹笛、唢呐、笙、葫芦丝、巴乌、扬琴、陶笛、民族打击乐、马头琴等

② 西乐: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铜管乐、木管乐、吉他、贝斯、马林巴、架子鼓、西洋打击乐等


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

① 演奏时能准确把握音准和节奏 (2 分)

② 演奏时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完整、清晰地表现乐曲主题(2 分)

③ 演奏乐曲有层次感,力求表现作品的完整性(2 分)

④ 拉弦乐器要求弓法准确、管乐器的演奏要求气息流畅、吐音清楚(2 分)

⑤ 演奏时着装大方,台风要自然、舒展(2 分)


3、舞蹈类:

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街舞、国标舞、拉丁舞、恰恰舞、牛仔舞等


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

① 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表演过程中流露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气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2 分)

② 表演过程中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2 分)

③ 表演者精神饱满、台风端正,现场反应良好,如遇突发情况处理得当(2 分)

④ 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符合音乐旋律,有节奏感(2 分)

⑤ 舞蹈表演具有时代感、抒发健康情怀,能够展现舞者风采(2 分)


4、表演类:

朗诵、主持、影视、模特、武术、戏曲、曲艺、魔术、杂技


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

① 参赛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活泼健康(2 分)

② 在评比中能够善于运用语言或肢体语言技巧表达情感(2 分)

③ 要求参选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2 分)

④ 对作品要有较好的领悟能力,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准确地表现作品的主题(2

分)

⑤ 戏曲类要求发音准确,唱腔要字正腔圆(2 分)


5、英语口语类:

英语诗朗诵、英语课文、英语故事、童话、英语小主持、英文歌曲短剧等


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

① 发音准确、 声音清晰、 语调自然、用词恰当、无语法错误(2 分)

② 反应敏捷、应答扣题、表达得体(2 分)

③ 流利达意、语速自然流畅(2 分)

④ 紧扣主题、观点清晰、表达完整、有创意(2 分)

⑤ 感情充沛、仪表大方(2 分)


6、书画类:

硬笔、软笔书法、水粉画、水彩画、油画、工笔画、国画、儿童画等


要求:国画作品的纸张为 4 尺或者 4 尺对开,油画作品的纸张为 4 开,最大不能超过 2 开。其他类作品的纸张为 4 开,内容自创,作品中不能包含任何与内容无关的文字、字母等内容。书法作品字体不限,硬笔书法的纸张为 16 开,软笔书法的纸张为 4 尺或者 4 尺对开,草书、篆书另付译文。另外,篆刻作品以竖副为宜,印屏尺寸为 66×45 厘米或者 132×33 厘米。参加书法比赛的选手作品字数均不得少于8-16 个字。参选选手进京需带上当地选区获奖作品(装裱好)


7.jpg


本届活动形象大使:夏菁涵

8.jpg


11.png12.png13.png16.png15.png14.png


活动亮点

十五、线上参赛视频要求

①、北京地区选拔赛视频格式应为mp4,视频分辨率要求不低于1920×1080,单个节目容量不超过1G。

②.视频要求横屏录制,全身入镜、画质清晰、背景整洁、人物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无杂音,能够反映演奏者的真实水平。录制演奏视频前需要先自我介绍,如:姓名、专业和曲目名称。

③所有选手必须是本人参赛,直接提交原始文件,不得经后期技术制作,如有虚假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应后果。

④不得选用其他之前演出或比赛的视频,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⑤视频录制好后统一发送至北京赛区组委会指定邮箱:zgmbj2024@126.com   每个视频文件必须备注选手姓名+专业+作品名称


十六、赛事安排

(一)报名阶段(即日起至2024年07月10日23:59截止)。参赛选手可扫描二维码加入报名并获取报名表(报名表填写后直接递交),将参赛的视频资料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   zgmbj2024@126.com    。发送文件备注:姓名、专业、作品名称。

(二)评比阶段(2024年07月19日-20日)。线上采用评委审看选手录像视频加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评比打分。(备注:报名录像资料不予退还)

(三)选手报名资料和报名费全部提交成功后组委会将以短信或微信的形式告知选手确认报名是否成功。(四)获得金奖、银奖选手将由北京赛区组委会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及电视台节目录制等。


十七、奖项设置

①金奖、银奖、铜奖(获奖证书)

②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③组织单位奖(15人以上,奖牌+荣誉证书)


十八、特别说明

1、北京赛区组委会拥有获奖选手的肖像使用权、姓名使用权以及音像制品的广播、电视、网络播放权。

2、如果由于战争、流行病、地震、政治(政策)等强力因素导致活动取消或推迟活动,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相关信息,承诺退回所有会务费,其它所产生的费用参加者自行承担。如果报名即视为同意该项条款。

3、大赛先后次序按组委会规定的程序决定,组委会在有必要时可调动赛事时间,选手不可有异议。

4、因冬季遇流感高发季,北京赛区组委会将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赛事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启“云赛事”模式,开展线上报名、线上加线下评比、线上展播,尽量避让室内人多拥挤造成的交叉感染。

5、本章程的解释权归本届北京赛区组委会。


21.png

北京组委会

北京组委会主任

张钰金   

打击乐教育家 / 演奏家

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打击乐首席

原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教师

《节奏训练》系列课程主编   

多次受邀担任国际国内大赛评委


北京组委会秘书长

郑文萍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文艺中心项目主任/导演

香港音乐家协会会员   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

文旅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考官

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北京乐器学会理事 / 北京汉韵室内乐团团长


北京组委会副主任

杜竹松    

著名唢呐演奏家 / 古典吉他演奏家

指挥家 / 国家一级演奏员

唢呐和吉他双专业硕士生导师 / 教授


曹   震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刘   畅   

二胡演奏家 教育家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讲师


程雪飞    

单簧管演奏家

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单簧管教师


陈柏安   

笛箫演奏家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竹笛专业教师


范洎铭   

青年笙演奏家

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陈国华   

著名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詹   宁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小提琴演奏家


张晓梅   

著名舞蹈家   原中国武警军乐团舞蹈编导   

姜藴芳   

中央电视台导演   宋庆龄基金会成员   

曾先后导演《智慧树》《小小智慧树》

《大国工匠》《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文艺》等栏目

评委(拟定)

邓玉华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 曾获得中国金唱片奖。

杨   阳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杜竹松   教授、双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   著名唢吶   古典吉他演奏家   作曲家   指挥家。

郑文萍   笛箫演奏家 中国丁笛传播人 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竹笛专业教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通识教师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授予“艺术教育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2016年中国外交部国礼音乐演奏者。

史   玥   著名扬琴演奏家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子盛   著名古琴演奏家 教育家 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乐器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詹   宁   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沈阳音乐学院小提琴副教授。

姜藴芳   中央电视台导演   宋庆龄基金会成员 曾先后导演《智慧树》《小小智慧树》《大国工匠》《中国地名大会》《中国文艺》等栏目。

刘   畅   著名二胡演奏家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讲师。

范洎铭   青年笙演奏家 笙专业教师。

林   琪   中央民族乐团笙演奏家。

胡一良   音乐制作人   单簧管演奏家   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声部首席

孙佳萦   小提琴演奏家   曾任张学友世界巡回演唱会一小提琴首席

胡金博   打击乐演奏家 硕士   曾任北方交响乐团定音鼓首席

杨淑芹    琵琶演奏家   延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   打击乐团指挥

林颖松   打击乐演奏家   曾任星海交响乐团打击乐声部长

樊   璟   青年琵琶演奏家 大学琵琶专业教师 北京乐器学会理事。

张   玲   青年古筝演奏家 大学古筝专业教师 北京乐器学会理事。

李兴德   天津科技大学指挥 天津国乐艺术团打击乐演奏家(民族打击乐)。

程雪飞   单簧管演奏家 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单簧管教师。

王泽霖   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

张钰金   打击乐教育家   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教师。

矫   健   青年扬琴演奏家。

李志华   著名葫芦丝演奏家 作曲家 教育家   北京乐器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郑石萍   著名葫芦丝 陶笛演奏家 作曲家 教育家   北京乐器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刘子维    著名二胡表演艺术家   二胡养生音乐理论传承人。

周昱彤    双排键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硕士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北京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会员 2015年获日本国际电子管风琴比赛 In Seitoku 1st workshop 金奖。

张露瑶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硕士。

林蔚东   

打击乐演奏家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西洋打击乐专业教师。

陈柏安    笛箫演奏家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竹笛专业教师 曾出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教程》等。

胡妍璐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琵琶专业教师   曾与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上海歌剧院管弦乐队 上海爱乐乐团 宁波交响乐团等合作。

李增光    著名笛子演奏家   教育家   口笛发明家   国家一级演员   曾任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孔子课堂教授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音乐中心教授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乐器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

潘   超     江苏省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   国家艺术基金首批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入选者   中国药科大学民族乐团艺术指导   河海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民族乐团指导教师。

王   婷     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   原东方歌舞团民乐团琵琶首席兼弹拨乐声部长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琵琶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思言     钢琴演奏家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钢琴考级教材执行主编。

邓稀元     青年箜篌演奏家 佳音飛天箜篌乐团团长。

刘淑兰     扬琴演奏家。

赫楚芒来   马头琴艺术教育校长 北京乐器学会马头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晏敏敏    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   著名歌唱家   作曲家   录音师   音乐人。

于   英     海洋尼可艺术教育校长。

林素芳     舞林琴芳艺术教育校长。

吕志雅    古琴演奏家。

蓝   添     北京汉韵室内乐团常任指挥

段晓敏    青年琵琶 中阮演奏家   北京大兴区少年宫琵琶 中阮教师。

陈   东    著名葫芦丝演奏家 中国社会艺术协会葫芦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乐器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王建民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   中国杂技团总工程师   文化部优秀专家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正辉    京胡演奏家 制作家 革胡发明家 中国戏曲学院京胡演奏家 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大师 发明了“环保人造仿生皮暨人造蛇皮”。

张晓梅   著名舞蹈家   原中国武警军乐团舞蹈编导   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委员会高级考官。

刘   轰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书记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文艺表演执行总导演。

陈   薇    青年舞蹈家   中央电视台文艺编导   维纳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李   娜   青年舞蹈家   舞台编导。

曹   震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陈国华    著名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历届精彩回顾
1  /  4